最後更新:2024/10/25
臨港路自行車道簡介
臨港路自行車道常與“臺中港區臨港路自行車道”搞混,騎乘的時候要注意一下。
臨港路自行車道西端點.臨港路六段和北堤路口附近、東端點.清泉國中地下道附近;長約5.3公里。
這個自行車道路況超乎意外的好!可能跟它全線沿著火車迷追拍的「臺中港線」而騎有關。

「臺中港線」因為鐵道主要沿著臨港路而行,所以也被稱為「臺中臨港線」。
1974年,時任行政院院長蔣經國為了建築十大建設之一的台中港,於是鋪設甲南車站(現在的臺中港車站)至台中港的鐵路,原名「台中港工程局線」;1976年,改稱「臺中港線」,並將路權交給臺鐵,開始辦理貨運業務:
- 只往返台中港車站 – 台中港一號、三號碼頭間;一日最多三往返。
- 主要運送小麥、玉米等穀類,並送往富岡、新竹的飼料及麵粉廠。
- 貨運車廂以穀斗車為主(偶有平車及敞車)。
- 台中港線通過貨運辦公室後,會行經北堤中隊前方的平交道(北堤路與中一路),再往前即進入港區(北堤管制站),一般遊客無法進入。



臨港路自行車道.google map路線圖
— 延伸閱讀 —
※ 手機中,如何使用別人分享的GOOGLE MAP地圖?
臨港路自行車道.騎乘路線引導
西端點:臨港路六段和北堤路口附近
自行車道裡面可雙向騎乘,若遇會車要互相禮讓。
不要騎外面的慢車道,即使你是順向…因為大車很多(我是平日騎乘)。

乍看之下會覺得這自行車道也太不像樣了…對吧?

其實只有西端點開始這一小段是這樣而已,後面的路沿可是出乎意外的好!


需要注意的台17與台61路口
如果你的騎乘方向跟我一樣,那麼在這個路口就是逆向,而且這路口車流量蠻多的,港區的關係,大車也多,所以要特別小心。
騎過去之後趕快靠邊,馬上就是自行車道了。

過了這個台17與61的路口(地圖上有標示),就完全都是騎在自行車道裡面,完全沒有迷路的可能。


偶遇穀斗列車
火車迷追拍的穀斗列車,我騎五福圳自行車道的時候也有在甲南陸橋上等了一會兒…但是沒等到;這次騎臨港路的時候不經意遇到了,但來不及拍照,只拍了個中間段,後來到了臺中港車站上廁所,發現剛進站的穀斗列車,然後趕去甲南陸橋拍到了單一個要回臺中港區的柴油列車頭…


東端點.清泉國中地下道附近
當你騎到正前方有地下道入口的地方,就是終點了。


往臺中港車正的接續方向
不管是要接著往五福圳自行車道或是大楊自行車道、高美支線自行車道騎,或要往臺中港車站方向,注意在這個有地下道的地方,就是騎在紅色箭頭這個車道接續過去。


回望一下剛剛騎過來的方向…

— 相關閱讀 —
市府觀光旅遊局重新整合車道路線及名稱,將:五福圳自行車道、大楊自行車道、清水自行車道-高美支線、臨港路自行車道、臺中港區臨港路自行車道、清水自行車道,統一整合為「清水自行車道」。
➡️ 五福圳自行車道
➡️ 大楊自行車道
➡️ 清水自行車道-高美支線、清水自行車道-高美支線、臺中港區臨港路自行車道,這三段請參考:臺中濱海自行車道-清水段
清水自行車道可以由清水火車站出發,一次把這些整合後的路線全部騎完!
➡️ 清水自行車道(大滿貫)
路順:
清水火車站出發 → 清水自行車道 → 臨港路自行車道 → 五福圳自行車道(外圈) → 大楊自行車道 → 五福圳自行車道 → 高美支線 → 臺中港區臨港路自行車道 → 清水火車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