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台鐵三角線」?
「三角線」或「三角線軌道」為鐵路路線的一種形式,為三條鐵路軌道以三角形的形狀交會,並在三個交會點設有轉轍器、或因多條鐵路路線先後交會、或由於列車調頭等特殊目的所興建。 → 說明取自維基百科
簡單說呢,今篇介紹的這個「三角線」,就是鐵道線路的分叉線。
除了將路線向不同方向引導外,還有其它的功能,如:
ⓞ 長期行駛海線的貨車,因為列車在同一區間行駛久了,車底轉向架的輪緣會形成單邊磨蝕特別嚴重,因此這些列車沒事就會來這兒繞著三角線軋一下軌,藉以均衡另一邊車輪。
ⓞ 偶爾有需轉向的車輛會利用此三角線來進行車頭轉向。
我在爬文時,覺得這篇文章寫的很好,有興趣的人也可以閱覽一下:
➡️ 追逐山海情,分道揚鑣行 (追分憶往)
台鐵三角線在哪裡?
在地圖上,「追分」、「成功」、「彰化」這三個車站間,形成一個三角形,稱為「三角線」或「三角線軌道」。
這個三角線,位於台中烏日、大肚這邊,複雜的台1王田交流道附近。
從衛星圖看,是這樣:
從google地圖看,是這樣:
從台鐵路線圖看,是這樣:
台鐵三角線.google map路線圖
由於追分車站不是二鐵車站的關係,所以出發點設在「成功火車站」。
成功火車站出站左手邊就有Ubike租借。
從成功火車站出發繞一圈再回原點,約4.7公里。
※ 在王田交流道這個路口因為交通流量大、路口多且雜,雖有小路可以串接,但安全起見,我畫了一條標準走法;會繞小路的朋友或是一起騎乘的人數多的時候,因為節省不了幾百公尺,還是照著主要道路繞行為好!
※ 要去追分買吉祥語車票「追分-成功」的話,在全家便利商店處不要右轉,繼線直行,下一個紅綠燈路口左轉就是追分車站。
4.7公里太少?那麼,可以搭配「大肚本圳自行車道」,一路騎到龍井,再坐火車回來。
或是再一路沿著「龍井大排自行車道」接「麗水路線」到「龍井堤防自行車道」,去看仿聖托里尼地中海風情的希臘建築&愛心長廊,不管是襯著藍天白雲或是夕陽餘暉,都別有風情!
大肚溪口處也是賞鳥的好地方!
— 延伸閱讀 —
➡️ 手機中.如何使用別人分享的GOOGLE MAP地圖?
➡️ 二鐵車站一覽圖.手機使用教學
台鐵三角線.騎乘路線引導
成功火車站
成功車站前有一片小小的空間,有做一些造景,非常適合拍照。
穿越國1的函洞(汽車不宜)
這是一條小小路,所以不適合汽車;並且,過函洞就是左轉,等於是一個盲彎,所以,請小心慢騎。
※ 如果你不是小繞一圈、只要追尋這個鐵路三角線的三個端點的話,建議您要先往另一個分叉處去拍照,再回來接著騎往這個函洞。
先走①去拍照;再返回走② → 過函洞。
過函洞左轉後,順著路直騎,就會來到這個路口(南榮路&中山路三段)。
這個路口在上下班時間的交通流量非常大,能避開的話,還是避開為宜。
山/海線.分叉處
承上,右轉南榮路後,直騎會遇到函洞。這個函洞是鐵路函洞,就是山/海線分叉處(約略)。
鐵路線路在這一條往成功、台中方向、一條往追分海線方向。
山線/成追線.分叉處
承上,過了山/海線的鐵路函洞後,遇到一圓環,遵行方向在第一個出口-興和路就右轉。
右轉後是一條令人神清氣爽的綠色隧道哦!
騎到「華倫汽車旅館」這邊,右邊就可以看見又是鐵道函洞。
鐵路線路在這一條往彰化方向、一條往成追線-成功方向。
王田交流道的複雜路口
王田交流道這個路口因為交通流量大、路口多且雜,手機平面拍照很難拍出示意圖,所以用了幾張google的街景截圖。
過了第二個鐵道函洞後,就會來到這個王田交流道複雜的路口。請騎到紅綠燈下、斑馬線處依號誌過馬路後左轉。
左轉後往前直騎到全家便利商店這個路口再右轉。(也可以停下來休息吃個東西😄
遇到「王福街」右轉。
王福街與興和路的路口是一間廟(王田天和宮)。
「王福街5巷」這個河邊右轉,然後到底左轉
左轉的時候請注意左方來車。由於是烏日方向過來的機慢車道,所以機車的車速都蠻快的…
承上,左轉後延著路走,又是過函洞(國1高速公路),但是一出函洞要往左前方切出去,一樣要注意前後方來車!
這是回望函洞的照片↓
成追線/山線.分叉處
走完複雜的王田區路段,就進到小路來囉!有一種從地嶽來到天堂的感覺…
這就是第三個三角線端點了!
這是三個端點中,唯一一個沒有空拍機就可以看的到、拍的到的分叉處!
這時如果有火車經過,鐵軌二邊的榨欄會放下
這個路擋除了可以防止汽車誤進,也會讓行經的機車減慢速度;通過的時候請小心。
接著再順著早上騎的路,就可以回到成功火車站囉!
簡說:山線&海線&成追線
山線與海線
台鐵竹南-彰化這個區間,有分為行駛在靠海邊的「海線」、跟靠山邊的「山線」。
山線與海線的停靠車站是完全不同的。
山線全長85.5公里,一共設有23座車站。
海線全長90.2公里,一共設有18座車站。
山線在1908年時全線通車,海線則是1922年。
山線、海線、成追線的由來
在日治時期,原本就有基隆-新竹間、由劉銘傳興建的鐵路;因此日本人進行了新竹以南的路線勘查工作,而有了走「山線」或「海線」二種方案。
調查後認為,海線會經過許多河川的出海口,興建難度較高;而山線經過的區域物產豐富,運輸經濟效益比較高;因此最終選擇了山線路線興建。
這個「山線」興建工程是由南北兩端分別往中部興建,最後在后里的九號隧道合隴,而成為貫穿南北的縱貫鐵路;1908年全線通車。
當時山線的興建,在三義到豐原這段,必須經過高山、曲流等地形上艱難的路段,在貨運運輸量逐年增加的情況下,火車時常因為坡度太大而導致負重的列車無法爬升,必須減掛車廂或加掛動力車廂才能夠繼續行駛,這樣變減少了運輸能力、降低了經濟效益;而大量無法運送的貨物堆積在車站內,演變成了1917年時大規模的「滯貨事件」。
為了解決鐵路運能不足的問題,時任總督明石元二郎便決定在中部海岸再興建一條鐵路以分擔山線鐵路的運輸量。這條鐵路預計由大肚王田(今成功)出發,一路向北延伸至竹南;1919年動工興建、1920年王田(今成功)至清水段通車,稱為「王田支線」。剩餘通到竹南的路段也於1922年全線通車,同時整段改稱「海岸線」。
1920年海線南段王田支線通車之初,尚無追分站;為了讓海線再往南延伸行駛到彰化以南,才在1922年海線全線通車時,同時新增一站「追分」站(日文”追分”指的是分歧點的意思),讓海線可以經由追分站再往南行駛。
於是海線取代原先經台中的路線成為縱貫線,鐵路的計價距離也改以海線作為標準。
1988年,隨著山線全面雙軌化,以及三義-豐原間路段截彎取直,山線的運能獲得了大幅度的改善,而海線因為仍是單軌線路(至今部份路段仍是單軌),因此新山線成為了現在的主幹線,鐵路的計價距離又改回以山線作為標準。
成追線是「成功」至「追分」間,山線與海線之間的聯絡線。
成追線最為人知的,就是「追分-成功」的吉祥語車票。
「追分成功」:具備祝福考生高分上榜的吉祥寓意,常有升學考試的應試生在考前購買追分、成功兩站發售的名片式車票以求順利。
「追婚成功」:「分」字與台語的「婚」發音相同,故亦常被情侶們當成求婚的護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