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臺中濱海自行車道-大安段

最後更新:2024/10/25

臺中濱海自行車道-大安段簡介

臺中濱海自行車道北端點在苗栗與台中交界的 太平橋 處,這也是綠光海風自行車道的南端點;而臺中濱海自行車道南端點在跨臺中/彰化的 大度橋 ;總長約72公里;若要包含跨橋的里程,約莫可以算到75公里左右。

➡️ 臺中濱海自行車道-大安段,北端點在北堤西路接近台1線路口處、南端點在南埔路與台61線交叉口(剛好上台61慢車道);全長約18.5公里。

臺中濱海自行車道由北到南又區分為:大甲段、大安段、清水段、梧棲、龍井段、大肚段。
本篇介紹為:臺中濱海自行車道-大安段。
其它段的介紹請點選以下連結:

🚴‍♀️ 臺中濱海自行車道-大甲段-12.5K(含日南火車站)

🚴‍♀️ 臺中濱海自行車道-清水段-15.5K(含高美濕地)

🚴‍♀️ 臺中濱海自行車道-龍井+大肚段-22K

臺中濱海自行車道.google map路線圖

臺中濱海自行車道.大甲段騎到南端點後,建議順訪日南車站後再接回大安段。

臺中濱海自行車道騎到中橫一路公園(臺中港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後、一直到轉進麗水漁港前,約有5.5公里是騎在台17線.臨港路上,雖有機慢車分道,但大車還是很多、路況也不好,行經這段的感受最差…

臺中濱海自行車道.龍井段在過龍井大排後,建議接往麗水漁港(粉色線)。

— 延伸閱讀 —
手機中,如何使用別人分享的GOOGLE MAP地圖?

臺中濱海自行車道.GPX檔

— 延伸閱讀 —
如何下載 Ride with GPS 路線檔

臺中濱海自行車道-大安段.騎乘路線引導

大安段北端點:東西七路一段與台1線路口

臺中濱海自行車道-大甲段過大安溪橋(大安溪)後就是大安段。過橋後注意紅綠燈路口的指引牌。

這段的指標指引做的很好,跟著棕底白字的指示牌騎就可以了。

雖說是大安段,但屬於大甲區,大甲是芋頭的故鄉~

頂安海堤

這段的風景很不錯,烈日下,騎單車的傻子只有我一個,但騎機車的好幾個(對,沒錯,就是會有很多把機車騎上堤頂自行車道的)…
時序進入9月底,雖然還是很熱,但可能因為海風增強的關係,海邊玩風帆沖浪之類水上活動的人多了不少。我怎麼知道?因為我這一整個夏天都在台灣西部海岸頂著烈日騎單車當傻瓜…🤣🤣

海翁橋

官版路線在大安濱海樂園這邊是要繞行北山海塘→中山北路→大安港海堤,如照片中綠色路線。
但112年10月完工啟用的海翁橋落成後,路線可以從這邊直接過北汕漁港到大安港媽祖文化園區。

這座112年10月完工啟用的海翁橋雖有出現在地圖上,但路線卻沒有出來,所以當初在騎之前做路線功課時有特別注意了一下…

大安濱海樂園騎到底左轉立即可以看見上橋引道。

大安港又稱做勞絲港/螺絲港、北汕漁港,明代叫「海翁窟港」。
勞絲港/螺絲港,因航道有沙汕堆積,船隻需從北方五甲北汕溪一帶迂迴進港,路線似螺殼紋路;海翁窟港則是相傳從外海望向大安港東方的鐵砧山形似鯨魚(海翁),而見到此山也代表即將抵達港口,才得此名。

大安港媽祖文化園區

常常在台61快速道路上看見這個像蓮花的建築,也知道是媽祖文化園區,但一直到這次騎濱海自行車道-大安段才終得來此,結果…大失所望,就是一個建物矗立在那而已,什麼都沒有…

但籌建之初的計劃是很宏大的…

目前已找到願意捐贈基座(那個像蓮花的建築就是基座)上媽祖雕像的單位:興富發文化藝術基金會。
此雕像由著名藝術家柯建華老師設計,雕像主體以花崗石打造,高度達30公尺,樣貌參考鎮瀾宮二媽林默雕像,依據天后封號頭戴九條垂珠后冠,雕像將腳踏海浪,手執如意面向大海,守望台中海線。

2024年8月開工、預計2026年完工;完工後加上基座,將會是「全台灣最高的媽祖像」。
我在網路上找了一張示意圖…(擬真的示意圖蠻多的,但未免誤會所以用了一張最不會讓人先入為主的繪圖

溫寮漁港/溫寮景觀橋

過了海翁橋後,向左下引道是往媽祖文化園區,但因為雕像的施工,附近真的什麼都沒有,拍建築的話,在海翁橋就能拍,也不用特地繞過去;所以過了海翁橋可以直接右轉騎向溫寮漁港方向。
順著自行車道騎就對了,遇施工的地方,走底下的防汛道路。

上圖施工的自行車專用道騎到底就是來到這個溫寮景觀橋。右邊有自行車引道可以騎進去。
過橋就是龜殼生態公園。

這邊有一座慶安宮、自行車道右方有廁所,但因為龜殼生態公園裡面也有廁所,還有遮蔭休息的地方,所以有上廁所需求的,不如就過了橋到龜殼生態公園去。

龜殼生態公園

龜殼生態公園雖然叫做龜殼,但裡面沒有龜殼,只是因為社區叫做龜殼的緣故。

然鑒於公園名為「龜殼生態公園」,但園區內卻無任何有關公園的精神意象設施,所以於2021年向科技部中部科學園區管理局申請補助經費,增設了一隻長6.5米、寬3米、高1.5米,混擬土製品、表面彩繪的一座烏龜意象裝置。

過了溫寮景觀橋向左轉會繞出去走一般道路、向右轉走海岸邊,會有一個海岸觀潮平台。但路面不是適合單車騎乘的路面,有點顛…

大安水蓑衣生態教育園區

過了龜殼生態公園,再度接上自行車道。
一望無際的曝曬…

然後騎到底、下引道後,一點點小迴轉就是大安水蓑衣生態教育園區。
我期望著看見花開,結果還是太早,還沒開花,且園區欠缺管理、修整…

大安水簑衣原產台灣中部大安鄉、清水鎮、龍井鄉等地,因為生長環境被破壞,目前是亟待保育的珍貴植物。
原產地之外的植株因不明原因,開花後難以結果,目前僅有大安和頭城的大安水蓑衣可藉由蜜蜂的傳播授粉而開花結果,清水和龍井兩地的族群僅止於開花,但卻無法結果,僅能依靠無性繁殖法繁殖,造成族群無法繁衍擴散。因此才會在大安這邊規劃出這個「大安水蓑衣生態教育園區」。
8-10月是大安型的開花期、11-1月是清水型的開花期;開淡紫色所以開花季節會長達半年的時間。

大安段北端點:南埔路與台61線交叉口

大安水蓑衣生態教育園區後過,就是在一望無際的曝曬中騎到大安段的南端點…
指標明確,就跟著指標騎就可以了。

從南安路這邊左轉出去後,再於南埔路右轉,就可以接上台61西濱慢車道、往清水段騎去了…

這個左轉出去的南安路路口,也是甲后稻香自行車道的西端點 → 【臺中】甲后稻香自行車道

📝 相關閱讀:

🚴‍♀️ 臺中濱海自行車道-大甲段-12.5K(含日南火車站)

🚴‍♀️ 臺中濱海自行車道-清水段-15.5K(含高美濕地)

🚴‍♀️ 臺中濱海自行車道-梧棲、龍井、大肚段-22K


※ 若您也騎了同樣路線,但路線中有施工或新設施或任何異動之處,請不吝留言通知,讓我修改或備註,以利其他網友參考。謝謝。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