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2024/10/25
臺中濱海自行車道-清水段簡介
臺中濱海自行車道北端點在苗栗與台中交界的 太平橋 處,這也是綠光海風自行車道的南端點;而臺中濱海自行車道南端點在跨臺中/彰化的 大度橋 ;總長約72公里;若要包含跨橋的里程,約莫可以算到75公里左右。
➡️ 臺中濱海自行車道-清水段,北端點.台61過大甲溪橋於護岸路右後急轉、南端點.中橫一路公園;長約15.5公里。
臺中濱海自行車道由北到南又區分為:大甲段、大安段、清水段、梧棲、龍井段、大肚段。
本篇介紹為:臺中濱海自行車道-清水段。
其它段的介紹請點選以下連結:
🚴♀️ 臺中濱海自行車道-大甲段-12.5K(含日南火車站)
🚴♀️ 臺中濱海自行車道-大安段-18.5K
🚴♀️ 臺中濱海自行車道-梧棲、龍井、大肚段-22K

臺中濱海自行車道.google map路線圖
臺中濱海自行車道.大甲段騎到南端點後,建議順訪日南車站後再接回大安段。
臺中濱海自行車道騎到中橫一路公園(臺中港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後、一直到轉進麗水漁港前,約有5.5公里是騎在台17線.臨港路上,雖有機慢車分道,但大車還是很多、路況也不好,行經這段的感受最差…
臺中濱海自行車道.龍井段在過龍井大排後,建議接往麗水漁港(粉色線)。
— 延伸閱讀 —
※ 手機中,如何使用別人分享的GOOGLE MAP地圖?
臺中濱海自行車道.GPX檔
— 延伸閱讀 —
※ 如何下載 Ride with GPS 路線檔
臺中濱海自行車道-清水段.騎乘路線引導
高北加壓站園區
美軍越戰期間,戰鬥機及B52轟炸機的用油都在台灣補充,於是在海風里與楊厝里交界處建了大楊油庫(總數有7座);美軍油輪停泊於高美海域,透過埋設在大甲溪出海口南邊以土堤固定的油管,先將油料輸送到高北里的加壓站,再順著埋設在大甲溪床的油管,一路往東溯溪而上,將油料送往大楊油庫。
加壓站的位於清水區高北里,所以叫做「高北加壓站」。鑑於高北加壓站為軍事設施,所以在大甲溪河堤上設置了以鵝卵石打造,具備防禦功能的機槍堡以維護加壓站的安全。
很有歷史意義的園區,可惜完全沒有立解說牌,而且也疏於整理而有荒廢感…

高美燈塔
臺中濱海自行車道.清水段,在過大甲溪橋、騎到護岸路後,就是典型的堤岸自行車道類型:堤防上辟建為自行車道、底下仍為一般防汛道路。
但都常這樣的堤防自行車道都會有荒草漫長的問題…
所以騎上或下都可以啦…


秉持著有自行車道建設在那給單車客使用就要捧場的理念,即使路況不可預期,我還是會騎上去一探究竟。
所以如果你看我的文章寫著某段路況不ok的話,你就可以不用騎上去了…😅🤣
其實我常常很不明白的是:自行車道為什麼要做磚面?
磚面通常會有顛簸震動的問題,應該沒有一位車友會喜歡這種跳動的路感吧……



越接近高美濕地,風車大道那一整排的風車就越來越近在眼前。

高美燈塔為八角形鋼筋混凝土構造物,民國56年(1967)建造、1982年停止運作;是臺灣唯一紅白橫紋相間顏色的燈塔。
當初設置的原因,是考量為船舶於桃園白沙岬燈塔與澎湖目斗嶼燈塔中間無顯著標示可供定位,故選擇距離這兩座燈塔中心點最近陸地─大甲溪口南岸建設高美燈塔。
現在由小鹿文娛旅宿集團規畫為旅宿空間,住宿客人可登上高美燈塔最高點,望遠盡覽高美濕地海景!

高美濕地
高美濕地的前身為高美海水浴場,隨著臺中港的啟用,高美海水浴場泥沙日漸淤積,導致遊客漸漸稀少,只好宣告關閉;卻也因為泥沙的堆積,造就了今天生態豐富的高美濕地。



高美濕地這邊的自行車道是在堤防底下、接近海邊


高美濕地遊客中心
如果不進遊客中心,順著海岸邊騎,就可以到達高美濕地景觀橋。
我有進遊客中心,除了上廁所,遊客中心還有投幣飲料機、有二樓觀景台;沒有空拍機的我,上這個觀景台比較可以拍到全面一點的景觀橋跟風車大道。
遊客中心另一邊通往停車場的方向,有出口可以直接接往景觀橋。


高美濕地遊客中心這邊還有露營區-夕陽漫漫。
我感覺這兒不像遊客中心,比較像露營區的接待區而已……(因為我根本不知道遊客中心的入口是哪兒?

高美濕地景觀橋&風車大道
高美濕地景觀橋以總長265公尺的雙弧曲線橋面跨越了120公尺寬的清水大排,為避免對生態環境造成衝擊,橋梁不在河中立墩,並採低誘蟲性照明系統,並通過風洞試驗,具有良好的抗風性。
橋上的風非常大,不管是騎單車或走路,都要非常小心!
通過景觀橋後,自行車道的指標非常明確。

就這樣沿著自行車道騎往風車大道。

這兒你有二個選擇:
- 在景觀橋這拍完橋、風車大道,直接切到北堤路與中一路路口。
- 繞風車大道騎,但騎完風車大道在海角明珠那左轉後、一直到梧棲觀光漁港什麼景都沒有,依季節還會遇到大小不等的風砂。
2條路線相差約4.5公里。

中橫一路公園
中一路一直到中橫一路公園這就是臺中濱海自行車道.清水段的南端點了。因為路標指示在這變成了「梧棲段」。

中一路這有自行車專用道,但不騎在自行車道、騎一般道路也沒關係,因為主要車流都在台17線的臨港路路段上。
但看在稍微有遮陰效用的份上,而我又騎的慢,所以我還是騎在自行車道上。



📝 相關閱讀:
🚴♀️ 臺中濱海自行車道-大甲段-12.5K(含日南火車站)
🚴♀️ 臺中濱海自行車道-大安段-18.5K
🚴♀️ 臺中濱海自行車道-龍井+大肚段-22K